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 正文

兰格点评:政府信贷“强发力”支撑淡季钢需释放?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47万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3.9个百分点。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108亿元。

兰格点评:

10月份,由于受到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6%,同比降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持平,由上月的环比上涨转为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7%,同比降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环比涨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详见图1)。对于国内制造企业来说,由于受制于需求不足以及企业效益的有限改善,致使企业生产活动放缓,从而也制约了企业制造用钢需求的释放力度。

从10月份金融数据来看,信贷和社融再次呈现了环比同步回落的态势,10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额同比略有多增,但环比下降近七成;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明显多增,环比下降超五成(详见图2);狭义货币(M1)同比增速继续下滑,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维稳(详见图3)。从贷款端来看,10月份企业的短期贷款有所减少,中长期贷款继续增加,表明企业在预期不断增强的支撑下,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而居民的贷款也呈现“短减中长增”的态势,反映居民的信心依然处于恢复之中。而从社融端来看,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108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837亿元,同比多增232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大幅增加,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明显减少,表明现阶段政府债券净融资依然是“主力军”,政策端应该更加关注企业端的信贷需求。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多,地缘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的特征突出,全球流动性收紧的累积效应逐步显现,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今年以来,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持续加大逆周期调节,统筹运用总量与结构、数量与价格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10月底,五年一次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要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随着宏观调控组合政策发力见效,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在积累,亮点在增多,预期在好转,也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

目前来看,国内钢材市场已经逐渐转入了传统需求淡季,由于信贷和社融的“同增环降”以及信贷结构性差异,作为主力军的政府信贷迎来了“强发力”,与此同时,从10月底开始发行的特殊再融资债券规模已经超过了1.2万亿元,这将成为项目资金的“接续力量”,而且四季度依然还会有“万亿国债”的加持,共同为基建投资增加“资金动力”,虽然项目资金到位情况持续改善,但由于北方市场面临着初冬暴雪的不断侵扰,南方市场也将面临着大范围降雨的影响,国内基建项目开工和施工将可能会呈现先赶工后进度放缓的情况;而房建市场将在政策性利好之中进入重大转型阶段,但短期对于新开工和投资的带动依然有限;而制造用钢需求将在需求释放不足与效益有限好转的影响下,呈现释放力度逐渐放缓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