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增速持平2019年同期 电力保供须提前部署
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430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2.1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持平,其中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等用电量增长较快,展现了经济发展韧性和创新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全社会用电量是生产生活状态的直接反映,是观察经济活动实实在在的指标。分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2.1%,自2020年以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下,农业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叠加近年来农村电网持续改造升级,农业农村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4%,比去年全年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速(1.2%)高出3.2个百分点,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9%,大幅高于去年,表明国内服务业和消费较快恢复。
用电量数据还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发展活力提升。数据显示,上半年,南方五省区充换电服务业、风能原动设备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用电分别同比增长69.6%、47.1%、4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用电同比增长均超10%。相关行业的用电量持续增长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不断深入的体现,创新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不过,也需要看到,我国区域性、时段性供需矛盾仍需着力解决。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判断,目前来看,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存在电力缺口,华北、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合理安排电源建设,提前部署好保供工作,是确保迎峰度夏电力平稳有序供应的必要手段和方式。
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需要各方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全力保障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用能用电需求。国务院国资委近期就在相关会议上提出,各方要协同发力多渠道提升电力供应能力。
此外,还需要强化煤电保供稳价,落实好电价、财税、金融等煤电企业纾困支持政策,加强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压实全链条保供责任,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要加大分类指导和政策协同力度,全力保障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供应安全稳定。
- 合理布局回收站点 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 深观察|积极参与经济普查,实事求是摸清“家底”
- 河南漯河召陵区:“走出去”招大引强 “请进来”共赢发展
- 大美新疆 人水共生
- 超大特大城市名单“上新” 城市能级提升有何益处?
- 租房就能落户,户籍“大门”为谁开?
- 科技赋能健康 2023上海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 用电增速持平2019年同期 电力保供须提前部署
- 肩负起网信事业使命任务 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 上海发布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18条措施 全力确保就业大局总体稳定
- 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答记者问
- 焦点访谈丨“半年报”: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 券商7月已调研336家上市公司 绩优股备受青睐
- 13部门: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 加强对家居消费信贷支持
- 三体苏州
- 台湾方面明令禁止台湾民众来大陆团队游 国台办: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