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风暴重挫医药股
- 财经新闻
- 2023-08-13
- 66067
反腐风暴席卷医药行业全链条下,虽然医药股“跌跌不休”的势头终于在8月8日有所收敛,但是诺华制药、丽珠集团等老牌药企也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风越刮越猛,投资者不禁要问,医药股能抄底了吗?
老牌药企站在风口
8月以来,医药股跌幅不轻,医药主题基金、医药指数基金都遭遇了不少冲击。根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8月7日,申万化学制药指数大跌9.42%,医疗器械指数下跌7.9%,生物制品指数跌了6.92%,中药、医药商业指数均跌逾2%。甚至医药企业IPO都受到了影响,水痘疫苗公司上海荣盛生物就撤回了申报材料。短短7个交易日,板块内27只个股跌超15%,其中,同属一个集团管辖下的健康元下跌超11%,丽珠集团下跌15%;贝达药业跌了23%。此外,还有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紧急发声,自证清白。
虽然利空在集中释放,但偶发案例还在不断浮出水面。8月7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又名“上海长征医院”)分别向上海诺华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发送处理建议函,要求开除4名医药代表。诺华回应《国际金融报》记者称,公司收到来自某医院的函件,其提及的两位公司医药代表中,一位已于2018年离职,另一位并未被诺华聘任过。针对此函中所反映的情况,公司仍在进一步调查和沟通。受此影响,医药板块当天惨遭“黑色星期一”,九成个股出现下跌,医疗保健板块整体市值蒸发超2000亿元。
丽珠集团也被审计署逮住违规支出公关费。8月7日,疑似国家审计署出具的广东省药品耗材专项审计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3月,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累计向2953家商务推广公司支付服务、咨询等费用30.82亿元,其中向8家由丽珠集团员工开设的咨询公司支付咨询费1240万元,资金到账后被转入相关员工个人账户用于药品公关。公开数据也显示,近三年来丽珠集团共投入108.5亿元用于销售,其中,市场宣传及推广费用高达96.2亿元,而这近百亿的营销推广费居然由公司1810名销售员花掉,平均每人每年花费超177万元。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以上情况向丽珠集团求证,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不过,超高销售费用在企业年报数据中有迹可循。丽珠集团今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为9.65亿元,而研发费用仅为3.11亿元,连销售费用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此外,中国中药的销售费居然是研发费用的12倍,其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销售费用高达71亿元,而研发费用仅为6.1亿元。
医药代表忙“避风头”
目前来看,这场强监管下的医疗反腐之风正吹向更深更远的地方,各省市也纷纷出台政策响应号召。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9日,江苏、上海、北京、海南4省市卫生监管部门已出台相关政策响应医疗反腐行动号召。另有西藏、陕西、山西、山东4省(自治区)纪委部门召开医疗反腐相关会议。
8月7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该文件指出,将明确围绕高值耗材、“红包”回扣、医德医风三项开展专项行动。具体督导形式包括医院内部自查自纠,各区卫生健康委、办医主体监督检查、各纠风机制成员单位重点检查。
严查之下,医院与药企之间联系的桥梁———医药代表成为众矢之的。他们现在要么不敢进医院,要么先放长假“避避风头”,更有甚者连夜解散报销群、沟通群、会议群等一切与医院有关的微信群,并删除与医生的聊天记录。医药代表这一基层职业被推向风口,在201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医药代表的定义是“代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品信息传递、沟通、反馈的专业人员”,不少知名药企高管的职业生涯也是从一线的医药代表开始的,而如今医药代表却成为了药企打通院方的中介,甚至是“带金销售”的代名词,该职业如何合法存在,成了目前最具争议的话题。
某位医药行业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体系的腐败不能只围绕院长、主任、采购、医护等角色,药品、耗材、医疗器械的定价权均在上级管理者手中,人事任免与调动、医保基金与医保报销比例等都在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监局、医保局全权管理之下,药企要想自己的药品被纳入采购目录,就必须通过掌权者审核,药品挂网价格谁定?药品器械进医院,如果没有上级部门打招呼,谁敢做决定?难道这其中没有以权谋私?”该人士认为,医疗反腐不能一阵风一样只对准药企和医药代表,应该找出制度漏洞,将医疗反腐常态化。
倒逼药企合规销售
有律师表示,此次医疗反腐让整个行业长期积攒的种种问题暴露出来,但也只有刮骨疗毒才能彻底扯掉医药腐败的遮羞布,药企的当务之急是扭转目前的不良销售模式,加强合规经营理念培训。
某上市药企销售管理人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透露,“目前医药销售市场已经十分畸形。各个药企都会派医药代表到科室进行推广,想要成功‘拿下’某个医生其实也很容易,因为大环境就在那里,如果你拒绝收受贿赂,就意味着站在了整个科室的对立面。”该人士还表示,药企合规不仅要从销售模式顶层设计、公司架构、人员招聘、培训管理、运营模式和财务监管全方位入手,整个行业还要有一套信用评级体系。
医药板块股价下挫,太极集团、特一药业、马应龙等上市公司纷纷表态:“公司合规经营生产,没有违规情况发生。”有律师最近也表示,反腐风暴下,医药企业合规培训活动最近特别多。医药合规律师、北京至瑾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岑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反腐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阵痛,但反腐可以让医药行业的人去深深反思,倒逼企业走向合规经营之路。
反腐力度还在走向深水区,股价波动最让投资者揪心。自2021年5月以来,医药股已经持续回调两年有余,目前医药行业PE估值处于5年来低位,何时见底仍是未知。不过就近期医药股的表现来看,二级市场已有起色。8月8日,医药股全线反弹。科源制药、精华制药、双成药业、华森制药、龙津药业出现10%涨停,有的甚至三连板,刚刚上市的金凯生科一度大涨24%。
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万民远认为,医疗是刚需属性,历史经验看,反腐并不会长期影响行业需求。市场可能容易将医疗反腐与此前限制“三公消费”影响白酒进行类比,但它们有本质区别。医疗需求具有很强的刚需属性,不管是药品、耗材、设备、诊疗等需求,不会因为反腐而消失。即使短期会因为反腐力度产生波动,一般也会迅速恢复。例如2012年医疗反腐是过去力度最大的一次,当年医药板块只有1个季度受到短暂影响,之后迅速恢复正常并回补需求。